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,全国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。在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,无数城市青年奔赴农村,在艰苦的劳作中谱写了一曲曲青春之歌。来自上海的顾荣华和同是知青的赵根发,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相识相恋,却因一时冲动犯下了那个年代最忌讳的错误——未婚先孕。
在那个思想保守的年代,未婚怀孕不仅会招致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,更会被视为严重的政治作风问题。面对巨大的压力,这对年轻人在返城前夕做出了一个令他们抱憾终身的决定——将刚出生的女儿遗弃。此后38年间,顾荣华始终活在自责中,踏上了漫长而艰辛的寻女之路。
顾荣华生于1950年代的上海,父母早逝的她在外公外婆的呵护下长大。虽然家境清贫,但两位老人省吃俭用供她读书,给了她最温暖的童年。1968年,为响应国家号召,18岁的顾荣华和数百万知青一起,满怀理想地来到江西农村插队落户。
展开剩余74%初到农村时,这个城市姑娘对农活一窍不通。每天天不亮就要下地干活,手上磨出血泡,腰酸得直不起来。但倔强的她从不在人前示弱,只在夜深人静时偷偷抹泪。就在这段最苦闷的日子里,她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赵根发。这个温润如玉的男青年用体贴和关怀温暖了她的心,两颗年轻的心渐渐靠近。
当顾荣华发现自己怀孕时,这对恋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。在医疗条件落后的农村,堕胎风险极大;而一旦事情败露,他们都将面临毁灭性打击。经过痛苦的抉择,他们决定先把孩子生下来。顾荣华用宽大的衣服遮掩日渐明显的孕肚,在老乡的帮助下秘密分娩。
女儿出生后,两人既欣喜又惶恐。他们把孩子寄养在亲戚家,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。然而1976年的一封举报信打破了平静——有人告发他们未婚生育。绝望之际,他们含泪将两岁的女儿遗弃在军区大院门口,并编造谎言躲过了组织审查。
返城后,顾荣华始终无法原谅自己。每当看到别家孩子的笑脸,她的心就像被刀割般疼痛。她开始暗中在遗弃地点附近打听,但始终杳无音信。与此同时,她与赵根发的关系也因沉重的心理负担逐渐破裂。当赵根发被调往外地后,这段感情最终画上了句号。
此后的三十多年里,顾荣华独自承受着思念的煎熬。2012年,她意外得知赵根发也在寻找女儿。历经周折重逢时,昔日的爱人却态度冷漠。转机出现在赵根发儿子赵迪的突然造访——原来父亲一直在暗中寻亲。在赵迪的帮助下,顾荣华通过网络发布了感人至深的寻亲信,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。
2014年,在央视《等着我》节目的帮助下,这个离散38年的家庭终于团聚。当节目现场的大门打开,看到女儿的那一刻,顾荣华泣不成声。亲子鉴定和胎记验证确认了血缘关系。女儿坦言虽然曾怨恨过父母,但理解那个特殊的年代。节目结束后,一家人相约吃团圆饭,顾荣华表示要用余生弥补亏欠。
这段跨越时代的寻亲故事,既折射出特殊历史背景下普通人的无奈选择,也展现了母爱的坚韧与伟大。38年的忏悔与等待,最终换来了团圆的曙光。
发布于:天津市